顾名思义,展柜最初的意思指“家用之具”,即满足家庭生活所需的器具,包括床榻、桌案、椅凳、屏几等。但究其根源,展柜是基于人类生活需要产生的,并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生活方式的发展而逐渐发生变化,可以说展柜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不论是原始时期的石凳、石桌、青铜时代的青铜案、俎等,还是早期“席地而坐”的低矮展柜、“垂足而坐”的高型展柜,展柜都是生活、工作和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且逐渐成为室内陈设和空间装饰的主要内容,展柜以其不可取代的功能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功能,展柜可分为坐具类、台面类、收纳类、屏架类等;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展柜可分为:家庭用展柜、事务用展柜和公共用展柜;根据使用材料,展柜又可分为: 实木展柜、金属展柜、合板展柜、藤展柜、竹展柜、漆展柜、塑料夹具、玻璃展柜等。
随着功能和形式的拓展,展柜的概念也逐渐变化更新。首先,在功能层面上,展柜指的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及起居需要的家用器具,就其存在的空间范围来讲,展柜主要是建筑室内空间功能的一种补充和完善”。随着展柜移向室外,并成为诸多环境空间中的设施,其具有的“家用”限定也随之淡化,展柜更多地指向在一定环境及空间中满足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坐、卧、承、纳等行为所需要的器具。其次,在审美层面上,展柜被艺术家及手工艺人作为一种“载体”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成为一种将功能美与艺术美相结合的特殊艺术形式。艺术家一方面借助展柜的形式来表现艺术化的命题和思想;另一方面通过艺术化的造型及精致的工艺提升展柜的功能性审美。此外,在制作方式上,展柜由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模式转为机器化大批量生产方式,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工业产品”,使其具有了现代工业的特征,其概念也就超出了传统的木工或木作的领域,被定义为“关于生活的机器”,涵盖了材料、工艺、结构、色彩及造型等诸多工业设计内容。
总之,展柜的概念具有典型的“与时俱进”的特征,其范畴也从最初的家用器具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延伸,从日常应用、艺术审美、工业生产、展示陈设及文化收藏等角度来看,展柜概念各有异同,但其所具有的功能性和艺术美特征是始终存在的两个关键要素,并成为界定展柜概念和类型的主要标准。
重新定义展柜
展柜,必须是“家里的器具”吗?在现在这样一个概念爆炸的时代,展柜概念也早已跳脱原来的语义限定,最初只为家居生活空间所配置的器具用品,已然转化成为具有诸多诉求的“多面体”。椅子不只是为了坐,柜子也不再仅仅为了收纳,当然床也不只是躺卧休息的地方,很多时候,展柜的文化诉求要远胜过对实用功能的满足,人们对展柜的体验也逐渐由物质层面转向更为复杂的精神层面,这也使得展柜设计变得更为多样化与复杂化,设计师必须面对人们多样化的体验需求,同时又要将自身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展柜之中。在众多消费者(不限于用户)和设计师眼中,展柜的功能定位与象征意涵已发生明显变化,因此,重新定义展柜就成为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