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型雄伟、浑厚、庄重,用料阔绰
清代展柜浑厚庄重,缺少文气和挺秀(这与清代文字狱的产生,继而使得文人人格大规模的失去自由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但用料宽绰,尺寸加大,体态丰硕。
清代太师椅的造型,最能体现清式风格特点。它座面加大,后背饱满,腿子粗壮。整体造型像宝座一样的雄伟、庄重。其他如桌、案、凳等展柜,也可看出这些特点。仅从一个粗壮的桌腿,便可窥见其特色。
(2)富貴华丽,雕饰丰满
雕龙顶箱大立柜,此幅用料硕大,做工考究,腿间设直洼膛肚牙板,雕有海水纹,闷仓余塞板正中雕一龙,两边各一凤,取龙凤呈祥之意;八扇柜门板雕有蛟龙出海图,大气磅礴,灵气逼袭。
雕龙画柜,此柜为箱式,整体画柜由三只画箱组合而成,画箱为侧开门,便于收纳尺幅较宽的画轴,门板满雕二龙戏珠纹,牙板雕海水江崖图,门框亦有精美雕刻,装饰十分华丽。
雕西番莲纹大平头案,此案用料厚重,牙板及挡板分别铲地浮雕或透雕西番蓮,花型丰腴,叶茎流畅,腿子与牙子和案面采用标准夹头榫,托泥采用变体的须弥座,不仅増加了案的高度,平衡了上下部的视覚比例关系,也使大案显得更为沉稳和庄重。
传统展柜自清朝之后,再无新的高峰,仿制成为了一往情深的行为。随着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普及,传究展柜有的早期教民向义的“礼”义,在时下已渺渺难寻,其内神韵和气质也日漸衰減。
人们在暴殄着老 祖宗的余荫——传统展柜内在的时间性、材料属性与文化价值,成为了定价的基准,而它的内在高度仅仅成为了一个精神符号——而这个符号,是它时下能够被延续、被传承的最大动力和价值。
所以,你能看到的,便是人们诗意地栖息在各种木作的废墟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