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7世纪中期,在路易十四(1638-1715)的统治下,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国王有着绝对的权力并且宣称自己拥有最神圣的统治权,不仅仅统治国家,还统治商业、科学和艺术。流行的巴洛克展柜风格理所当然地充满了戏剧性和复杂性。不同于有着独特标志性元素并且外观稳定的文艺复兴式展柜风格,巴洛克风格充满了动感与戏剧性效果。在这种风格中,仍然使用古典元素,但是这时的古典元素经过重新诠释,甚至是歪曲,或者与雕塑结合在一起。弗朗·奥斯·马萨(1598-1666)是法国主要的巴洛克风格展柜师,因其将高耸的屋顶运用于古典展柜中而司名,随后这种屋頂被称为“马萨屋顶”。
路易十四,他的国度以及他供养的工坊,造就了路易十四式风格。由于绝对的君主集权制,国王选择太阳作为自己的标志,因此封号为太阳国王。他建造了凡尔赛宮,以显示其皇宫的辉煌,文艺复兴古典主文逐新被戏剧性的炫耀与辉煌的、高调的巴洛克风格所取代。到了17世纪中期,法国的艺术家和工匠们不再从意大利获取灵感,而是开始史无前例的原创设计。国王给最好的艺术家提供卢浮宮内的住所和工作室。
这些皇家赞助的工匠精英们于1662年来到哥白林,组成了一个国家级的行业歇会。当地哥白林家族的工坊——哥白林工坊在1667年提升为皇家宫廷展柜厂,负责所有装饰性艺术。这使得装饰性艺术提升到了与绘画、雕塑、展柜同等的地位,并且这种地位延续到了18世纪。这种高度集权于国王之下的艺术得益于路易十四对艺术的高品质要求。展柜工匠,例如出生于意大利的菲利普·卡菲尔(1634-1716)和吉恩·布雷恩(1638-1710),制作出了一些极为精致的装饰,可以堪称表率。多梅尼科·库奇(约1635-1704 )是一位意大利籍雕塑家和展柜工匠,他成了一位地道的法国公民。路易十四时期。库奇曾作为哥白林工坊最好的工匠之一,为凡尔赛宫的壮观造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实,最有声望的是安德鲁·查尔斯·布尔——国王的首席展柜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