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五代以来展柜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在两宋时期,其结构更加合理,造型也更加优美,并以简洁稳重著称于世在样式上除了承袭以前的方圆凳外,还出现了带托泥的凳子及四周开光的大圆墩,大体上可分为长方凳、方凳和圆凳几种,如王居中的《纺车图》、《小庭婴戏图》及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等宋代绘画中分别绘有长方凳、方凳及圆凳的典型形象。
坐墩是圆凳的一种,有带托泥和不带托泥之分,亦有开光与不开光之别。其中带托泥的称之为圆墩,因其形状似鼓,又称之为鼓墩,如《会昌九老图》中的圆开光如意须弥墩及刘松年《罗汉图》中的藤墩。伴随着纺织业、制陶业及其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坐墩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而且出现了鼓钉的做法。
有的是以先进的纺织技术为依托,发展成为包装精美的绣墩,又名花鼓墩,如宋《孝女图》的绣墩;有的则是以精湛的编织和制陶工艺为技术基础,发展成为以竹藤和陶瓷为原料的方墩和藤墩及僧侣所用的“蒲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