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是一种以兽毛和丝麻混织而成的坐卧具。
毯也是由兽毛或丝麻制成,但它比毡更细密,更轻薄,在中国古代的西北少数民族中应用十分广泛。
茵和褥都是一个统称,前面讲到的毡、毯之类既可以称之为席和裀,又可以称之为褥。
周朝席的使用已与上层阶级的政治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席也摇身一变成了阶级地位的象征。在周朝的礼乐制度中对于席的材质、形制、花饰、边饰以及使用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要视身份地位的贵与高低不同而用,不得有丝毫的叛逆。
在周朝,无论是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在招待宾客时都要布席。而且席和经常问时使用,为了有所区别,人们便把铺在下面的大席称之为筵,放在的上面的才称为席。使用时,先在地上铺筵,再根据实际情况在筵上另设小常,人坐在小席上。为了表达对宾客的尊重,在布席之前,主人应先询问客人愿坐什么位置,脚朝哪个方向。反过来,宾客为了答谢主人的盛情及表达对主人真重,在入席前应脱掉自已的靴子,登席过程当中,应由下而上进入自已所坐的位置,并且不得踏先进入的人的鞋子,更不能踩在坐席上。入席后,宾客还应抚席面谢之。
此外,在席的使用上还有单席、连席、对席和专席之分。
单席是为尊者所设,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连席则是一种群居的坐卧方法。古时候铺在地上的横席可容纳四个人,让年长的人坐在席的端部,而且所坐之人还要尊卑相当,不得悬殊过大,否则长者或尊者就会认为是对自己的玷污。如果超过四个人,则要推长着坐在另外的席子上。对席是为能互相讲学而专门设置的。专席则是为有病者或有丧事者所用。在古代,如果某人带着不吉利的事情(如亲人死丧、犯罪坐牢或亲人患有疾病等)去赴宴,就应自觉地坐在旁边的专席上,以表示对主人的尊敬。此外,在席的使用方法当中还有“加席”和“重席”的礼法,这些也是对尊者的礼貌。其用法要视身份、地位、权利的不同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