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桌子基本上沿袭两宋的形制,高型桌增多,并出现了抽屉桌。矮型炕桌的使用增多,并出现了运用罗锅枨的桌子。所谓“罗锅枨”是指中部高两头低的一种枨子。主要广泛使用于明清桌式家具之中。而罗锅枨最早在元代壁画中被发现。山西洪洞县厂胜寺水神庙元壁画《渔民售鱼图》中有一长方形桌,其前枨为罗锅枨,而且可以看出当时工匠们在桌子上运用罗锅枨的娴熟程度。这是中国目前所见并且能够确定使用罗锅枨最早的记录。“改桌子的直枨为罗锅枨是元朝人对中国家具舒适性和适用性的一种创造性的贡献。”
元代高型桌中出现了一种长方形带屉桌。如山西文水北峪口元墓壁画有一长方形桌子,其桌面下两个抽屉面上安有吊环,四足为马蹄形,带托泥。元代高型桌中另有一种长方形无屉桌。如甘肃县元代汪世显家庭墓出土的彩绘木桌。高58厘米、长70.2厘米、宽35.8厘米。两侧有枨,前后无枨。髹朱漆,面板的四足以牡丹花叶纹为地,满雕龙纹,形象生动,刀法有力。具有元代风格家具上的雕刻往往采用高浮雕纹饰,使人产生一种凹凸不平的起伏感。
元代的方形桌比宋代时期的桌子有所增高,并加矮老。如元画《消夏图》中有一张方形桌,四周各有二枨,桌面与第一枨之间有三根矮老。《消夏图》大型床榻上放置了一张炕桌。桌面为方形,四足带托泥,有牙头装饰。古典家具专家张德祥先生认为桌腿腋下藏有的曲状结构,其形象极似明代流行的霸王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