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青铜展柜以祭祀用器为主,具有宗教性意义。周代展柜以礼器为主,具有人事的定义。而春秋战国时期展柜虽然仍旧带有礼器的特征,但已逐渐失去祭祀和礼器的职能,向生活日用器物方而发展。这一时期青铜展柜与商、两周相比,有明显变化。
这个时期靑铜器类展柜除承前代青铜展柜禁、俎等部分传统品类外,还出现了新的品种青铜案,而且不论造型还是装饰都与前代有所不同,特別是在展柜制作工艺上不断创新。在制作上由商周吋期的浑铸,发展到分铸,又采用焊接、镶嵌、蜡模等新技术、新方法,使青铜展柜式样更加丰富多彩,玲珑精巧,其技艺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青铜工艺制作技术的改进,加工方法种类繁多,因而大大加强了它的装饰艺术表现力,丰富了它的工艺形象。如焊接方法的应用,既便利了铸制过程,也可以丰富器体的造型,提高青铜器的艺术效果。金银错,是一种错嵌金银为装饰的青铜器,在铜器上刻成图案浅槽,后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压入)槽内,用错石(厝石)再磨错平滑。厝石就是细砂岩。金银错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装饰的一种新创造。鎏金是将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埚内加热,然后以1:7的比例加入水银,即熔化成为液体,这种液体也称为金泥,再将金泥蘸以盐、矾等物涂在铜器上,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则固着于铜器上,称为金。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时期失蜡法的运用。失蜡法制作简便,无需分块,用蜡制成器形和装饰,内外用泥填充加固后,待干,倒人铜熔液,蜡液流出,有蜡处即为铸造物。这样制作的器物表面光滑,层次丰富,可制作出复杂的空间立体镂空装饰效果,失蜡法的创造,是中国古代金属铸造和铸件装饰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
春秋时期,如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淅川县下寺2号春秋楚墓的云纹禁,禁面四边及侧面均饰有透雕云纹,禁身前后两面各饰有4个立雕伏兽,左右两侧面各饰有两个立雕伏兽,禁体下共有10个立雕状兽足,禁四周围着的龙,以及立体框边、错综结构的内部支条均是用失蜡法铸造的,尚可见蜡条支撑的铸态,说明当吋的铸造技术十分先进。有学者认为,此器是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失蜡法熔模工艺铸造的产品。再如河南省淅川下寺2号春秋楚慕出土的青铜俎,两端微翘,两端宽,中间窄,中部呈凹状,四足扁平。断面呈凹槽形,俎面和四足均饰镂孔矩形花,周身又饰以细线蟠虺纹。造型给人以轻巧的感觉。
战国时期,如1997年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错金银嵌龙形方案,案之四缘饰有错金银云纹,其上镶漆木案面已朽。案座为四龙四凤缠绕盘结成半球形,龙头顶斗拱承接着方案。龙凤之下为圆圈形底盘,盘缘饰有错金银云纹。盘下有4只梅花鹿,亦饰错金银云纹,动物造型尤为生动。
由于青铜展柜采用模印的方法产生装饰花纹,所以四周衔接具有整体效果,统一而不单调,繁复而不凌乱。在青铜展柜的装饰题材上,逐渐摆脱了宗教的神秘气氛,使传统的动物纹更加抽象化,出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题材。这时期青铜展柜上的造形附件既是装饰,也是整体造型的一部分。如淅川下寺2号墓出土的禁附有饰足,为富有生趣的动物虎足,尤为生动。而河北中山王墓出土的龙凤方案,其案面下的4足为梅花鹿足,栩栩如生。这些青铜展柜上的造形附件,既起到装饰作用,又是整个造型、功能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另外还常在漆木展柜上配以青铜器扣件,或镶嵌竹器、玉石等饰件,既增加了木质展柜的牢固实用性,又增加了木质展柜的装饰性。如漆木案上的四隅常常包镶铜角,两边也常加青铜铺首衔珏和装铜质蹄状矮足等。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展柜品类在工艺造形上与同时期的青铜器一样有着共同的时代风格特征,那就是轻巧灵秀。其造形曲折、圆润规整,寓变化于简练之中,镂空的纹饰、轻薄的器壁,给人轻巧、灵活、挺秀之感。从而充分展示了这个时期新展柜工艺的新风格,这种新的特征代替了商周青铜展柜那种神秘威严的特征,从而标志着中国青铜展柜装饰艺术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由于漆器的兴起,漆木展柜逐步代替了青铜展柜。